南海博弈:日本如何成为菲律宾海警的隐形支柱
烈日下的黄岩岛,编号4411的菲律宾海警巡逻艇再次加足马力,冲向中国海警船阵。卫星照片清晰地捕捉到其舷侧尚未磨损的平假名编号标记——“東京制造”。这并非偶然,而是日本巧妙布局,在南海博弈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,其影响远超表面可见的“海警执法”。
这些活跃在黄岩岛和仙宾礁海域,屡屡挑衅中国海警的“灯塔级”巡逻艇(4406、4409、4410、4411),全部由日本制造。它们320吨的排水量,却以29节的惊人速度在大型中国海警船之间穿梭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骚扰利器”。2024年8月仙宾礁两次非法闯入、2025年6月护渔行动以及今年8月黄岩岛的对峙,这些日本巡逻艇始终冲锋在前,成为菲律宾海警行动的急先锋。
然而,菲律宾海军装备精良的“汉密尔顿级”巨舰(3200吨,配备76毫米舰炮和密集阵系统)却闲置在海军基地“晒太阳”。这艘美援军舰的军舰配置,让菲律宾不敢轻易在执法摩擦中使用,避免升级为军事冲突。
展开剩余73%这暴露出菲律宾海警的致命短板:依赖日本,而非美国。2016年,安倍政府承诺的10艘巡逻舰陆续交付,彻底改变了菲律宾海警“空壳部队”的窘境。日本就此取代美国,成为菲律宾海警的最大靠山。 但这并非无偿援助,而是精心设计的战略布局。
菲律宾海警旗舰9701号在2025年1月跟踪中国万吨海警船5901时,发动机突然爆缸瘫痪,被中国网友戏称为“围观到趴窝”,这并非个例。菲律宾长期面临“新舰老兵”困境,日本提供的设备缺乏配套的维修体系,韩国的船用美国发动机,澳大利亚的老舰零件早已停产。不同国家舰艇混编出航时,甚至连统一通讯频道都无法建立。缺乏维护能力的菲律宾,正在成为日本武器的试验场。
菲日新签署的643亿日元合同进一步加深了这种依赖。5艘升级版97米级巡逻舰将于2027年加入菲海警,使日本建造的大型巡逻舰达到7艘。这些舰艇虽然被要求“禁用军事用途”,但配备直升机甲板和增强型雷达,实战能力已接近轻型护卫舰。日本大使远藤和也签约时笑容满面,因为他深知:菲律宾海警现役主力舰艇中96.7%为日本建造!
更令人担忧的是,南海已经成为日本“代理战场”的阳谋。东京每月派出教官在苏比克湾培训菲海警,雷达操作手册标注日文术语,维修工单需经日本工程师审核。当菲方人员驾驶日本快艇冲撞中国海警时,马尼拉海岸警卫队总部总有日本“技术顾问”的身影晃动。
美国在南海的策略则显得被动和无力。2025年8月11日,菲律宾编队逼近黄岩岛时,美海军第七舰队P-8A巡逻机在万米高空盘旋观望,然而海上对峙名单里却没有任何一艘美援军舰。西太平洋司令部发言人甚至直接拒绝评论:“菲律宾海警行动与我们无关”。事实上,自2016年以来,美方移交的6艘“汉密尔顿级”全部归属菲海军,从未参与过海警行动。 “美菲同盟”在南海的实际效力,正被日本巧妙地削弱。
日本正在改写南海装备规则。当菲律宾海警计划淘汰老旧澳制舰艇时,东京承诺“免费拆解换新舰”;当9701号舰趴窝后,三菱重工连夜派去60人维修团。 在“美菲同盟”的框架下,日本已经悄然卡住了菲律宾的血管,而其影响力,正通过一艘艘“東京制造”的灰色船体,在南海波涛汹涌的海面上,日益显现。
"
发布于:四川省